您好,欢迎访问济南开云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5005208硅基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近期,众多头部企业密集申请相关专利。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今年1月,宁德时代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硅碳复合材料及包含其的负极极片”;亿纬锂能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而在此之前一个月,比亚迪申请了一项名为“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设备”专利;德方纳米申请了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
在众多的新型负极材料中,硅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高出传统石墨材料10倍,并且具有较低的脱锂电位,且由于其电压平台与石墨相比较高,在充电时更难引起表面锂离子析出,电池综合安全性能更为出色。
截至目前,国内外车企包括特斯拉、奔驰、蔚来、极氪、智己、广汽埃安等已经或计划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其中消费电池渗透率有望达50%,对应约7万吨硅基负极需求;圆柱和方形动力电池中渗透率分别达到35%和20%,对应约13万吨硅基负极需求。
“目前硅碳复合材料和硅氧复合材料是硅基负极的主要技术路线。”业内人士指出,硅碳负极首次充放电效率高,但膨胀较大,循环性能也相对较差。硅氧负极采用氧化亚硅和石墨材料混合,其循环性能得到较大提升,但首效低,成本高。
特斯拉早在2017年搭载2170电池时就已经引入了“掺硅”技术,此后其在发布4680电池时宣称负极要使用硅材料,且相比Model3中2170电池的5%添加量,4680电池中硅基负极的添加量预计增加一倍。该电池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搭配硅基负极,使其相对2170电池续航里程提升16%、能量提升5倍,且成本将下降14%。
据电池中国了解,奔驰计划将于2024 年底推出采用负极硅基锂电池的EQG车型。同时,奔驰还将在2025年推出G-Class车型,采用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通过使用硅基负极,能量密度比石墨负极电池高20%-40%。
国内车企方面,广汽埃安2021年首发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型,使用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智己汽车于2022年初宣布使用“掺硅补锂”技术,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实现300Wh/kg;蔚来发布的半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固液混合电解质,能量密度为360Wh/kg。
电池企业方面,宁德时代2023年3月量产的麒麟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复合材料,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目前已经装配极氪、理想、阿维塔、哪吒汽车等多种车型;蜂巢能源从2022年开始给宝马Mini批量供货,产品是高镍正极+硅负极的高能量密度方壳电芯;去年11月,力神电池发布高比能大圆柱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能量密度达280Wh/Kg;今年年初,比克电池宣布其N21700CH-58E高容量电芯量产下线,采用高镍+硅负极体系。
材料企业方面,杉杉股份已实现硅基负极批量供货,并规划了宁波4万吨硅基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覆盖原料加工、反应合成、中间品加工、表面改性到成品加工等完整工序,将有利于公司形成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规模优势。
中国宝安1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贝特瑞现有负极产能49.5万吨/年(其中硅基负极0.5万吨/年)。此外,贝特瑞还规划投资50亿元,将要建设年产4万吨的硅基负极产线万吨/年的硅基产能。
除此之外、翔丰华、道氏技术、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中科电气、新安股份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目前硅基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大圆柱电池。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在大圆柱电池中已经量产和即将量产的企业,已经有10家以上。”业界人士表示,46系列大圆柱电池未来掺硅比例有望在10%以上,较目前高镍+硅中的5%掺杂量翻倍,将带动硅负极材料需求大增。信达证券也指出,随着特斯拉、宝马、保时捷等车企对大圆柱电池的市场需求增长,将有效推动硅基负极的普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圆柱电池对硅基材料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圆柱电池成组效率低,因此硅基负极需要更高首效、更高比容量以匹配正极,降低容量损失。同时,大圆柱电池温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硅基负极需要开发更低膨胀、更加稳定的结构确保最佳性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1月22日,准格尔旗人民政府与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就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国内产能第一的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少数几家可以批量化生产硅碳负极材料的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
9月20日,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正式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400亿元,年纳税5.25亿元-6亿元,解决地方就业600人。首期年产能12万吨,建设期10个月,项目计划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并在2024年12月实
中国宝安9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贝特瑞的硅碳负极材料主要用于圆柱动力电池。
据36氪报道,江门和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江门和创)近日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由千乘资本领投,源来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迭代、实验条件扩充、现有生产设备的量产放大等。据公开资料显示,江门和创成立于2022年11月,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新一代共沉淀硅碳负极产品。目前公司已搭建完
6月27日,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在四川内江经开区开建。活动现场,内江经开区、威远县分别与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随即举行开工仪式,实现“签约即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入约105亿元,设计硅碳负极新材料总产能达30万吨。项目将分两期建
4月22日,硅宝科技发布公告称,2021年公司在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硅宝(眉山)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新能源”)建设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人民币5.6亿元。为推动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新建10
3月31日,山西公布2023年第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名单。项目共100个,包含两个电池材料项目,分别是山西贝特瑞年产5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和山西长韩新能源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详细名单如下:
近日,国佳(内蒙古)新材料有限公司硅基负极产业化项目开工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园区举行。据了解,该项目规划打造集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200亿元,建设1200条粉体生产线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年产值可达240亿元,年纳税可达20亿元。
2023年2月17日,硅宝科技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谈及未来规划时表示,公司司将秉承“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发展”战略,将形成建筑胶+工业胶+光伏胶+锂电材料布局。公司将坚持立足主业,做好产品,做大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募投项目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剩下3万吨建成后公司将形成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硅烷科技公告称已与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天目先导拟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并打造新一代高端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硅烷科技拟为天目先导或其项目公司长期稳定地提供硅烷供应,双方就此达成战略合作。溧阳天目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易事特2月22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具有完整的储能方案体系,帮助客户实现削峰填谷、平衡负荷、调峰调频、电力保障等个性化需求,储能产品在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均有应用,受相关电力政策影响,用户侧、微电网等中小规模储能应用场景发展迅速,积累了众多的项目实施落地
2月4日,开云全站 开云网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380批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公示。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申报车型64款,新能源客车24款,新能源商用车358款。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批次公告中,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多达30款,已经与乘用车纯电车型(34款)接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奇瑞星途星纪元官微消息,2月20日,星途星纪元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量产装车,全球首搭落地星纪元ET。据称,依托全域800V平台及神行超充电池加持,星纪元ET具备卓越的“全温域闪电快充”能力,在25℃常温条件下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神行400公里”的同级最高补能效率,
2023年,尽管电池及材料端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价格战厮杀、内卷严重,但从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终端数据来看,产业仍保持稳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31.6%。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
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较2022年同期增长43.2%。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较2022年同期增长43.2%。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
从企查查获悉,近日,梁山润时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新公司由深圳先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时代绿能(香港)有限公司(49%)以及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50%)共同持股。相关阅读:59台13.6MW机组!宁德时代800MW海上风电项目公示800MW百亿项目!宁德时代福建海
2月8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2月8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曾毓群先生及李平先生的通知,双方经协商一致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之终止协议》,决定解除双方于2015年10月23日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本次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曾毓群先生、李平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日,时代碳资产经营管理(宁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宁德时代正式跨界“碳市场”。天眼查显示,时代碳资产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全资孙公司、由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是时代绿能董事长蒋安奕。宁德时代目前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
2月4日,蜀道集团与宁德时代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工作座谈,蜀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胜,宁德时代西南区电动化总经理、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见证签约并讲话,双方就加强沟通联系、深化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等方面达成共识。蜀道集团副总经理、四川路桥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凤岗,
2月5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沪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会谈,双方就共同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深化储能变革,推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深入交流。宋海良对宁德时代给予中国能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开云全站 开云网址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是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0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举行工作会谈,就加强双方合作进行深入交流。韦韬表示,长期以来,比亚迪深耕太原、支持太原,双方合作成果丰硕、基础扎实、前景广阔。希望比亚迪继续把太原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加大投资力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0日,深圳商务局印发《深圳市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措施》提出,支持电化学储能产品出口企业与船公司签订长期直客协议。加大码头储能柜堆位供给,合理优化储能产品海关查验比例,延长船边直装作业时间。另外还提及,加大力度招引一批汽车制造厂商和经销商,
你们见过日出时的光伏电站吗?这是早上6:30,河北张家口,比亚迪太阳能大型风光互补电站,太阳快要出来的样子。这是早上6:30,太阳从西安比亚迪工业园屋顶升起。这是广西龙州,小湾电站日出后不久的样子。这里位于祖国的边陲,有着炙热的阳光和迷人的文化。这里以前是荒地,现在有了不少光伏羊在这里自
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较2022年同期增长43.2%。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较2022年同期增长43.2%。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8日,比亚迪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比亚迪指出,在汽车领域,公司已完成了从整车技术到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全覆盖,甚至更上游的车规半导体的垂直整合,构建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在品牌高端化上,比亚迪相继推出了“腾势”品牌、“仰
2月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框架采购公示中标候选人。其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报价为137427.132万元,折合单价0.687元/Wh;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中标候选人,其报价133120万元,折合单价0.666元/Wh;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美国和欧洲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
2月5日,比亚迪汽车官方今日宣布:正式宣布与卡塔尔汽车经销商MANNAICORPORATION达成战略合作,在未来将共同为卡塔尔市场带来多元的新能源汽车选择,推动卡塔尔2030年电动化愿景的实现。2023年是比亚迪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开局之年,在阿联酋、南非、摩洛哥、约旦、毛里求斯、留尼汪、巴林等地开启了全
1月31日,徐州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项目现场,现代智能工厂,身姿初现。据了解,目前,徐州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项目进展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整体产线月底实现通线月份能有成品电芯产出。作为徐州市近年来重点招引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网站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网站
Copyright © 2023-2024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021816号